结论:非法获取、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,出现符合上述十种情形之一的,应予以立案。
法律解析:《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》等法律保护公民个人信息安全。司法解释明确的这十种情形,是判断非法获取、出售或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是否达到立案标准的依据。如出售行踪轨迹信息被用于犯罪,或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犯罪仍提供等行为,严重侵犯了公民的信息权益和社会秩序。数量标准方面,不同类型的信息有不同的条数限制,即使单类数量未达标,按比例合计达到标准也会立案。违法所得或造成严重后果、重大损失等情形同样会被立案处理。如果遇到涉及公民个人信息被非法处理的相关问题,或对自身信息安全有疑问,可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,以维护合法权益。✫✫✫✫✫有法律问题,请打电话15555555523(123中间8个5),微信同号,免费咨询✫✫✫✫✫(一)若要避免涉及非法获取、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的立案风险,首先不要出售或提供行踪轨迹信息给可能用于犯罪的人。
(二)不能在明知他人利用公民个人信息实施犯罪的情况下,向其出售或提供相关信息。
(三)严格控制获取、出售或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的数量,对于行踪轨迹等关键信息,不能超过五十条;住宿等可能影响人身、财产安全的信息,不能超过五百条;其他公民个人信息不能超过五千条。
(四)关注信息获取、出售或提供的违法所得,不要让违法所得达到五千元以上。
(五)在处理公民个人信息时,避免造成被害人严重后果、重大经济损失或恶劣社会影响。
法律依据:
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》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规定,违反国家有关规定,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,情节严重的,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,并处或者单处罚金;情节特别严重的,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,并处罚金。上述司法解释中符合立案标准的情形,属于该条款中“情节严重”的范畴。✫✫✫✫✫有法律问题,请打电话15555555523(123中间8个5),微信同号,免费咨询✫✫✫✫✫非法获取、出售或提供公民个人信息,在多种情形下应予以立案。这体现了法律对公民个人信息安全的严格保护,打击此类违法犯罪行为十分必要。
以下是具体情形及对应的解决建议:
1.出售或提供行踪轨迹信息被用于犯罪,以及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犯罪仍出售提供的,应加强信息监管,执法部门加大打击力度。
2.非法获取、出售或提供特定数量信息的,相关平台和机构要严格信息管理流程,防止信息泄露。
3.数量按比例合计达标准、违法所得达五千元以上的,税务和金融机构配合执法,监控资金流向。
4.造成严重后果、重大经济损失或恶劣社会影响及其他情节严重的,要依法严惩违法者,加强法治宣传。✫✫✫✫✫有法律问题,请打电话15555555523(123中间8个5),微信同号,免费咨询✫✫✫✫✫法律分析:
(1)从行为性质看,非法获取、出售或提供公民个人信息达到一定标准就会被立案。像出售或提供行踪轨迹信息被用于犯罪,以及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犯罪仍出售提供,这两种情形性质恶劣,直接触及立案红线。
(2)从数量标准来说,对于不同类型的公民个人信息有不同的数量要求。行踪轨迹等关键信息五十条以上、住宿等可能影响人身财产安全信息五百条以上、其他信息五千条以上,满足这些数量就会被立案。若数量未达单项标准,但按比例合计达到也会被处理。
(3)从危害后果方面,违法所得五千元以上,或者造成被害人严重后果、重大经济损失及恶劣社会影响等情况,也会被立案。
提醒:公民要增强个人信息保护意识,避免个人信息泄露。若涉及非法获取、出售或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相关事宜,因案情不同解决方案有别,建议咨询进一步分析。✫✫✫✫✫有法律问题,请打电话15555555523(123中间8个5),微信同号,免费咨询✫✫✫✫✫1.出售或提供行踪轨迹信息被用于犯罪,予以立案。
2.明知他人利用公民信息犯罪仍出售或提供,应立案。
3.非法获取、出售或提供特定敏感信息五十条以上,可立案。
4.非法获取、出售或提供可能影响安全的信息五百条以上,会立案。
5.非法获取、出售或提供其他信息五千条以上,予以立案。
6.数量按比例合计达标,应立案。
7.违法所得五千元以上,可立案。
8.造成被害人严重后果,予以立案。
9.造成重大损失或恶劣影响,应立案。
10.其他情节严重情形,会立案。
相关文章
取保后案子移送检察院直接法院传唤吗
1.案子移送检察院后不会直接由法院传唤。移送检察院表明案件进入审查起诉阶段,检察院需全面审查并决定是否公诉。审查起诉时,检察院会讯问犯罪嫌疑人、听取辩护人等意见。 2.只有检察院提起公诉,案件进入审判阶段,法院才会按程序安排传唤。在取保候审期间,犯罪
最新骗取金融票证罪判刑标准是怎么样的
(一)金融机构应加强对金融票证申请资料的审核力度,通过多渠道核实资料真实性,比如与相关单位进行信息比对等。 (二)建立完善的风险预警机制,对异常的金融票证申请行为及时察觉并深入调查。 (三)加强员工培训,提升员工识别骗取金融票证行为的能力。 法律
刑事案件认定伪证罪的标准有哪些
(一)对于司法人员,在处理案件时要严格审查证人、鉴定人、记录人、翻译人的身份,判断是否属于刑事诉讼中的相关主体。同时仔细甄别其陈述、鉴定、记录、翻译内容,确定是否是对与案件定罪量刑有实质性影响的情节作虚假表述,判断其主观意图是否为陷害他人或隐
醉驾撞死两人逃逸判刑多久
1.醉驾撞死两人后逃逸,涉嫌交通肇事罪。有逃逸或其他特别恶劣情节,法定刑是三到七年有期徒刑;因逃逸致人死亡,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。 2.撞死两人且逃逸属于“其他特别恶劣情节”,一般在三到七年幅度内量刑;若逃逸致被害人死亡,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。 3.法院量刑
敲诈勒索24万怎么处罚
结论: 敲诈勒索24万属于数额巨大,一般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,具体量刑会综合多因素判定。 法律解析: 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》,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巨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,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,24万属于数额巨大的范畴,通
偷盗七万六千元怎么判刑
(一)若犯罪嫌疑人有自首情节,应主动向公安机关投案并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,争取从轻处罚。 (二)若有立功表现,可通过检举揭发其他犯罪行为等方式,为司法机关提供重要线索,以此获得从轻处理。 (三)主动坦白犯罪事实,积极配合司法机关的调查工作,态度诚恳
职务侵占数额3万元怎么处罚
(一)受侵害单位可与侵占人沟通协商,要求其返还侵占的3万元款项,若因该侵占行为造成了单位损失,还可主张相应赔偿。 (二)若协商不成,受侵害单位可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,通过法律途径要求侵占人返还款项并赔偿损失。 (三)受侵害单位要注意收集相关证据,如
车停收费工业园区被水泡,物业没有通知挪车
若物业明知或应知有积水风险,却未通知业主移车,属于未尽合理注意义务,存在过错,应承担相应赔偿责任。二、你是否需要承担责任?法院通常会综合判断:车主是否已注意到天气预警;是否主动查看车辆状况;是否采取了合理避险措施。如车主未尽到注意义务,也可能
假如本人是广西宾阳县地区的,求解答,民事诉讼增加第三人的情况有哪些?
民事诉讼增加第三人主要有两种情况。依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》,分为有独立请求权和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,未及时处理可能导致诉讼程序不当,影响判决结果。 ✫✫✫✫✫有法律问题,请打电话15555555523(123中间8个5),微信同号,免费咨询✫✫✫✫✫ 民事诉
聚众哄抢罪数额15万块钱判多久
1.聚众哄抢罪里,15万属于数额巨大。法律规定,聚众哄抢财物数额较大或有严重情节,首要分子和积极参与者,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、拘役、管制并处罚金;数额巨大或有特别严重情节,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。 2.本案中,首要分子和积极参加者量刑在三年以